中华吊顶网讯:家居行业在发展以来,经历了无数个寒暑,曾经的辉煌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式,当下,家居行业面临着各方难题,在新时代,家居行业应该怎么做,才能打破产能低迷的现状,未来,新的挑战将是家居业最大的难题。
价格战 行业持续的发展趋势
传统的家居行业渠道集中度低、数量少,是一个重度垂直的行业,从家居厂商到装修公司再到装修门店,都瞄准各自擅长的细分垂直领域,各环节利润空间大。然而近几年由于经济问题、出口转内销致内销市场火爆、竞争加剧、互联网渗透到广大消费人群、家居行业入门门槛低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导致家居市场供过于求,市场产品同质化严重,于是家居企业开始上演价格战的大戏。
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思想观念的转变,对异质化的需求、装修设计的海量方案参考、对施工团队的快捷高效要求、高性价比家居产品的需求等痛点却远远没有得到满足。家居企业追求短期利益、甚至采用恶性竞争的方式,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欺骗消费者,快速捞钱,极度损害了家居行业的信誉,使消费者对家居行业产生了不信任。
企业还未转型已过早陷入低价竞争的泥潭,这不仅局限了企业发展,也对整个行业的信誉、改革造成影响。从市场空间来看,市场存在一定的数额,当这个数额满了甚至过剩,整个行业的发展只会越来越慢。如果家居企业困于价格战,不寻找新的突破口,不改革企业自身的发展模式,只一味跟风,不注重研发创新,增加创造力,迟早会被市场所淘汰。
人才短缺 转型将遇巨大挑战
2016年作为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家居行业迎来了很多转折,如电商渠道引入家居市场、定制家居、智能家居的蓬勃发展、互联网+家居等新要素的出现为家居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路。各家居企业紧跟趋势,为了抢占市场资源,纷纷涌入新兴市场。但因为专业能力不足、研发创新能力不够等因素又导致生产出来的产品只是照猫画虎,漏洞百出,市场上产品同质化严重。而所有的原因归根结底则是人才的匮乏。如大量的橱柜定制、成品家居企业转战全屋定制对专业设计师和有经验的高级人才的需求,没有专业的设计师,做出来的产品看不到定制的元素,外观款式都是对同类产品的模仿,难以让消费者满意。而智能家居对创造性人才的需求更是如此。
据调查,企业未对高级技工、营销和研发设计人才有需求的企业分别占比68%、55%和42%。而未来五年,高级技工、产品设计师以及复合型跨界人才的严重短缺也将给行业带来巨大挑战。而如何解决人才短缺问题,对于企业来说,应该建立人才数据库,了解市场的整体需求和供给,确定企业未来需求的人才数量,建立企业人员储备表做好人员接续计划,建立企业培训开发系统等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对于政府来说,则可以开展人才帮扶、创新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计划,通过拨款解决特定行业的人才紧缺问题。促使家居行业成功转型升级。
走高端路线的智能定制家居 该如何走入寻常百姓家
在如今的家居市场,智能、定制家居作为新事物被炒得很热。只要加上“智能”或者“定制”这几个字,家居产品的价格便能立即高上一大截子。而对于消费者来说,一个影响很深的观念就是“豪华家居”等同于“智能家居”、“定制家居”。这正是产业的不成熟所导致的现状,我国的智能家居、定制家居都还处于低端领域,商家大多采取的是概念型营销的方式,智能家居到达消费终端主要有两种渠道:一是零售渠道,通过代理商、形象店为用户安装调试;二是工程渠道,通过房地产开发商、系统集成商为用户安装调试。这种打包销售的方式,再加上智能家居设备及工程本来的高投资,导致智能家居价格高昂,不适宜于普通家庭。
且因为目前的智能家居本身实用性不够,所谓的智能化更多是概念上的炒作,甚至不是把产品便捷化了,而是把产品复杂化了,例如智能电视,由于操作方法太过繁杂,如果在不知道方法的情况下,甚至连电视节目都调不出来。这样的智能产品岂不是本末倒置,失去了智能的意义?
智能产品如何便捷化、人性化,价格上平民化,则要企业增加创造性投入、技术研发投入,在保证产品质量和研发的前提之下,尽可能降低成本,避免概念式营销,避免生产一些毫无实用性的产品,回归到正道上来,建立自身的开发运营体系。同时,开展一场自上而下的运动,塑造出整个企业的创新行为模式,尝试建立出充分的创新机制,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让创造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