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吊顶网讯:目前,山东滨州存活着不少本土生产的家具,在市场上有一定的占有率和认可度,但近日记者走访滨州市区多个家具卖场发现,欧式、韩式、中式等等各式各样的家具琳琅满目,而市区几家高端家具市场几乎被远到广州、浙江、北京,近到济南、淄博等地品牌所占据,难以寻觅到本地的品牌。综其原因,各有无奈。
本地高端家具市场少见本地品牌
记者近日走访滨州市区多个家具卖场发现,在滨州市民眼中的几家“高档卖场”,满目都是踏实稳重的华北家具、小家碧玉的华南家具、时尚新潮的华东家具,滨州造家具究竟什么样子却少有人知。
“其实滨州本地的品牌也不算少,邹平、惠民都有一些做的不错的家具生产商。而滨州市区很多家具生产工厂规模偏小,想扩大再生产,资金不足,而且有的企业想贷款也不容易,同时,想聘到比较一流前端的家具研发人才也很难,这些都制约着家具企业的发展。”位于黄河一路上的一家家具工厂的负责人甘炳龙说道。
记者来到滨州银座家居卖场,环顾四周,各种布艺、软体、实木家具集聚,设计风格上也是千变万化。
“目前我们卖场有近百家家具品牌,但是滨州本地的家具品牌只有两家,天龙红木和一家卖榆木的。”滨州银座家居有限公司总经理蓝中青说道,“并不是说滨州本地生产的品牌不高档,其实也有很多高档的品牌,但是要想进中高端卖场,不光是看质量,在行业内的影响力、知名度还有这个品牌所在的工厂的规模等等都是考察的标准。”
同时,滨州月星家居的营运部负责人王寅也告诉记者,滨州本地的家具在月星家居的卖场中所占比例不到10%,而且都是实木家具,本地品牌的软体家具在月星家居却了无痕迹。“我们卖场二楼有个邹平的品牌金富通,这算是卖的很不错的本地品牌了,但是更多的本地家具品牌不管是在质量上还是规模上,并不具备进入我们卖场的条件,有的甚至还是三无产品。”
外来品牌占据主导地位
近年来,一个个动辄数千平方米的家具大卖场在滨州落户。然而在滨州这个市场,缺乏大规模的生产商,家具行业更多的是借助外力,所以走进市面,更会产生“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因而形成本地家具男一和外来品牌形成强有力的竞争。
甘炳龙告诉记者,本土家具和外来家具各有好坏,本土产品优势更大,可以上门量尺,根据居住环境、个人喜好、空间大小和生活习惯等进行量身制作,有效地利用了居室,节约空间;在制作流程上,材料把关上等,顾客可以随时看得见,而且本土家具因为没有物流的费用产品价格上更贴近实际。
“家具这是一个系统性的产品,组装、运输、售后等都需要专业拆卸工,以东狮为例,我们走的是中低端路线,有的品牌就是在滨州的工厂进行生产的,顾客可以直接到东狮的卖场进行定制,而这些顾客多数是沾化、阳信、利津等县区,很多市民并不认可我们本地生产的家具,也导致这些产品很难走进高端卖场。”滨州东狮家具城副总经理周和福表示。
正如蓝中青所言,技术上的问题已经不成问题,关键是规模、技能等方面。
品牌知名度缺失
通讯、物流的快速发展,让产品销售到世界任何角落成为可能。不同产地的产品汇聚同一行业市场,竞争必不可免。
“南方喜欢时尚,北方注重实用。产品不同,消费群体也不相同。”浙鲁国际家居董事长陈绍兵说道。
在高杜建材市场的一家家具卖场,记者遇到了购买家具的张先生,交谈中得知,在家具选择上他更看重实用性:“家具不像电器,用几年就可以更新,结实耐用是最重要的。南方的家具在款式上感觉是不错,但有些单薄。”
虽然张先生比较青睐当地家具,但没有知名度的名牌却让张先生有些不放心:“在这一点上我觉得还是有知名度的大品牌更信得过,使用起来放心,好东西你试一下重量就知道了,如果家具的板材用的都是好的,一定沉,这样的家具坚固,承重力好,放啥都不散架。本地的家具缺乏设计感,没有大品牌的知名度,还是不太放心的。”
“比如像吉斯这个品牌,最早是生产床垫为主,一直以来都是以自主设计、自行生产模式为主制造家具,他的家具并没有多高端,但是在行业内有很好的口碑,影响力也大,所以大众认可度高。但是在滨州,很多家具生产企业不太注重品牌打造,或者说这种意识不强烈,以至于产品很难走出家门。”蓝中青坦言。
纵观滨州家具市场,目前他们不论是向外销,还是市内自销,企业都在积极寻找销售的多元途径,使消费者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本地家具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