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吊顶行业目前进入发展同质化时期,集成吊顶的价格每天都在下降,友邦集成的盈利能力也在下滑,而企业也有‘吃老本’的嫌疑,技术创新停滞不前,成长性堪忧,这样的企业上市后前景如何”,一名多年从事家装行业的投资者向记者反映。
技术停滞未来堪忧 大牌集成吊顶也作假(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文无关)
友邦集成全称为浙江友邦集成吊顶股份有限公司,“出生”时间并不长,这家成立于2007年末的企业,专门做集成吊顶。集成吊顶主要用于住宅厨卫装修,它通过模块化方式将吊顶基板照明、换气、取暖等电器,融合成整体吊顶。
1月9日,友邦集成吊发布《招股意向书》,公司拟公开发行新股不超过1500万股A股,拟于1月20日于网上发行申购。从成立到面临上市不过7年,堪称神速。
受益于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友邦集成甫一成立便进入成长高峰期,2008年至2011年,公司营业收入从9,501万元增长至22,686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3.66%。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该公司营业收入增长骤然趋缓,2011年为22,686万元,2012年为23,038万元,分别仅同比增长13.3%、1.6%。
在招股书及官方网站等多处***息披露中,友邦集成均宣称,“友邦是集成吊顶行业的缔造者,集成吊顶由公司董事长时沈祥先生于2004年发明,公司拥有的2项国家发明专利“顶棚内置式家电分体安装方法及装置”(专利号:200410025046.5)和“多电器吊顶集成方法及组合装置”(专利号:200510049679.4)涵盖了集成吊顶的基本结构及功能电器模块化原理,构成集成吊顶的基础技术。”
然而,据业内人士介绍,友邦集成的技术能力并非像看上去的那样美,集成吊顶的真正发明人是浙江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应放天。最初集成吊顶这个项目是中国浴霸的龙头企业杭州奥普与应放天协议研发的,研发出来以后,因为第一代的方案产品做成模块化了,但安装和匹配性上没有达到真正的模块化,所以当时奥普没有全额支付研发费用,这样合作中断。应放天就把这个项目的第一代方案转卖给友邦集成,友邦就成为了这个发明专利的主人,同时率先在全国开设了第一家集成吊顶的专卖店。
《价值线》记者查询了浙江大学官方网站,在应放天的个人简介里,也的确写明了,应放天组织推出了MSO集成吊顶产品,目前该产品已经形成行业效应。本项目的集成厨房概念即由应教授原创。
上述业内人士称,友邦集成可以说是集成吊顶专利的购买者和第一家集成吊顶专卖店的开办者,但并不能称为集成吊顶的发明者。而以资印证的是,友邦集成的技术研发似已多年停滞不前。
由于集成吊顶行业早几年利润丰厚,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进来,以至于市场上各类产品参差不齐。据了解,目前市场上,大约有300多个品牌,由于数量众多,使得产品品质、价格进入了发展同质化期。集成吊顶的价格几乎每天都在降价,市场竞争剧烈,企业盈利能力也逐步下滑。
同时,集成吊顶属于新兴行业,市场变化较快,对新技术运用要求较高,产品更新换代频率较快,一旦新技术、产品设计创新能力跟不上行业发展速度,将面临着巨大的竞争风险。
但号称行业龙头的友邦集成,技术研发竟已多年停滞不前。友邦集成招股说明书显示,友邦集成拥有包括2项发明、74项实用新型、119项外观设计在内的195项专利。其中,技术含量高的发明专利只有2项,而这2项发明专利的发明时间分别为2004年、2005年。
此外随着竞争的加剧,友邦集成取得行业领先地位所依赖的核心专利之一,“顶棚内置式家电分体安装方法及装置”发明专利不仅频频被侵权,甚至连遭嘉兴美尔凯特卫厨科技有限公司等同行业公司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发明专利进行无效宣告的请求。
而且,友邦集成似乎并未重视提升研发实力,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逐年减少。招股书显示,2009年、2010年、2011年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为6.84%、5.22%、3.89%,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友邦集成招股书中提到,创新是企业一大竞争优势,但公司却不断削减研发投入,这或许也是公司七年来一直没有出现新的发明专利的重要原因。
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友邦集成的盈利能力出现滑坡。据友邦集成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该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近三年逐步下降,2009年为82.24%,而到了2011年,变成了46.06%,几乎下降一半,不得不让人对该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产生怀疑。
此外,在《价值线》记者进行调查期间,还不断有投资者向记者反映友邦集成以铁代铝、以次充好,以及涉嫌“霸王条款”等问题,其经销商模式也被业内质疑管理不善。
(原标题:被指“借鸡下蛋” 友邦集成涉嫌虚假宣传)
(来源:慧聪吊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