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三月,尤其忙碌,产业链上每个环节都卷入了繁忙的场景,影响每一位从业者。
其中的一道风景是,家居展会密集登场,堪称卷出了天际。
据大材研究的不完全统计,大概有超10场展会落地,分布在广州、深圳、北京、成都、东莞、佛山、上海等地,都是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并且家居产业根基相对深厚。
按我们的想法,自然是希望到每个展会都进行走访。受限于时间、人力与精力因素,最终挑选了一些保持长期关注与合作的头部大展,进行了现场观察。
3月26日—28日的中国(北京)国际墙纸墙布窗帘暨家居软装饰展览会,以下简称中国软装展(北京),是我们重点调研对象之一。
作为软装板块的头部大展,今年已是第33届,多年沉淀,形成了较强的品牌效应,吸引来自全国的展商与客流量。

两天现场体验,加之此前长期的观察,我们对中国软装展(北京)的整体感受至少可以概括为如下五点:
1、客流量依然可观,连续三天都保持了人流如织的局面。客商的流动,带来了信心与希望,也带动了商机流动。
2、展商们普遍看重中国软装展(北京),其中有多家企业已连续参展三年以上,已有企业表态明年还将继续参加。
3、软装展的成长空间依然广阔,从本届展会来看,主办方正付诸多方面努力与创新,例如增加展商赋能的方式;丰富展会现场的内容;促成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多方对接等。
4、软装行业的新变化也在发生,软装行业的边界正在打破,从墙纸墙布窗帘走向更广阔的品类世界。
除了墙纸、墙布、窗帘、装饰画等品类之外,艺术涂料、新型材料、整体软装、智能窗帘等也占了一定比例,而且出现了一些创新的商业模式。
5、展会进入新周期,展会方不再局限于提供展位资源,也不仅仅是整体的流量,新的挑战在于,双方能否实现联动,共同做大精准流量;展会能否提供更多的支持措施。
客流量可观,寻找机会的步履不停
3月26日开展当天,位于北京顺义的新国展门外,较早就排起了长队。随后的时间里,各地赶来的客商络绎不绝。
从E1馆到E3馆,都保持了相当高的客流密度。一些公开报道里,采用了“人流如潮”这样的形容词,而部分品牌展厅里甚至可以达到摩肩接踵的程度。
到下午三点多的时候,我们从另外一道门进场,发现扫码注册登记的观众依然不少。短短几分钟内,大概有数十位新来的观众扫码登记。
这种可观的客流量局面,贯穿整个展会期间,覆盖了每个时间段,上午观展者众多,下午的表现依然很好。

数以万计的行业人士选择观展,至少释放三种信号:
一是知名展会依然是获取信息、对接上下游、增进客商关系的主流渠道。
二是展会的直观性、便利性与立体感,是其他渠道无法替代的。
三是软装产业的复苏已加速,从业者们主动出击,寻找商机,以行动创造成果,激情与闯劲充满了市场。
品牌们普遍看重,软装行业信心释放
走访中发现,多家软装品牌对展会持看好的评价,其中已有企业表示,针对8月将在上海举办的中国软装展,还将继续布局。
另有企业高管认为,参加有价值的展会,有助于提升品牌的影响力,扩大客商资源。
尤其是客流量比较大的展会,观众构成多元化,既能触达数量庞大的经销商,赋能招商、选商与优商,弥补空白网点,并且可能对接高价值的采购商,促成订单的达成。
正是这种战略上的看重与价值内涵,带动了品牌们愿意投入重点资源深挖展会潜力。
品牌们看重展会的另一种体现是,此次的中国软装展(北京),一线品牌军团整体保持稳定,多年参展的主角依然不少。
此外,新面孔也有出现,表明这场展会继续赢得更多企业的看好。再者,300平米以上的展厅,保持了一定的数量,甚至还有更大的展厅出现。
从现场团队配置、重磅新品发布、展厅打造等角度入手,多家企业的投入力度有目共睹。
例如,领绣将第五代水凝墙布的发布会,搬到展会现场。欧仕莱的展厅里,则摆放了一辆劳斯莱斯,颇为引人瞩目,也反映出企业对参展的重视。

此外,大量企业则启动了送样品、送礼品的引流措施,例如扫码加好友,可领样品。
给人印象深刻的是,展厅的多位观众手上,都拿了颐和墙纸的红色手提袋,异常醒目。
多家重点企业以参展为核心,展开了立体化、全方位、多渠道推广,构建展会营销的立体布局。
例如,领绣继续投放新国展入口的巨幅广告。展馆里,艾是、伊伊布舍等品牌位于通道里的大幅广告,备受瞩目。
由主办方发布的参展指南上,橙饰家居、欣旺、伊伊布舍、雅诗澜等品牌均占有一定的位置。
此外,至少有数十家企业组织了线上推广,动用直播、短视频、自媒体等资源。
截至3月31日,大材研究已观察到领绣、特普丽、欣旺优能、布鲁斯特、颐和墙纸、西大门、艾是、橙饰家居、七特丽、城市素颜等,通过公众号、短视频等方式推送参展情况。
行业变局多元,精彩将出人意料
近年来,软装行业的变化暗流涌动。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的基础上,一些新业态、新模式闯入行业视野。
这次中国软装展(北京)亦有体现,一方面,墙布、墙纸、窗帘等品类,依然占据了主流地位。
例如墙布板块,欧仕莱、七特丽、新丝路白璧、雅诗澜、乾庄等,都是主力品牌。
在墙布板块,又形成了几种细分赛道,例如无缝墙布、刺绣墙布等。
窗帘行业亦有多家知名品牌亮相,包括一根羽毛、织颜等。墙纸品类里,颐和等表现颇为出色。
几乎所有细分品类里,都有重点品牌加持。成为单品类的王者,还是发力点,这是软装行业的一种现状。

另一方面,多品类布局、一站式整体软装赢得部分品牌继续看好,深入探索,全力推进,例如领绣、特普丽、柏克利、橙饰家居、玉兰、艾是、欣旺优能、欧缇莎等。
对于多品类布局及整体软装的模式进化,中国软装展(北京)长期保持了密切关注与重点资源赋能,在此次的官方展会总结中,有如下这样一段话:
伴随消费需求的升级,当代消费者的审美和生活方式悄然间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他们对于一站式采购、整体软装的新需求正在滋生蔓延。
软装行业迎来全新的时代,全屋定制的呼声高居不下,面对崭新的赛道,整个软装行业整装待发,站在了一条新的起跑线上。
装饰画、艺术涂料、智能窗帘、软装新零售模式等,在展会上亦占一定比例,多形态共舞,各有各的施展空间,折射出整个软装行业的创新。
艺术涂料板块,我们至少看到了阿贝罗尼、舒纳沃恩等,一种可能性是,该品类里的企业未来还会增加。
毕竟国内还有大量的艺术漆品牌,例如卡百利、菲玛、本杰明、瓦科、兰谷等,大多在探索艺术涂料+软装的融合模式。
智能窗帘板块,颇有知名度的杜亚现身,这家公司在智能窗帘领域经营多年,旗下拥有华为智选生态产品,支持HUAWEI Hilink实现智能联动。出现在这次展会上的智能窗帘类产品,并不仅是杜亚,还有兰迪斯智能遮阳窗饰等。
在展会上,我们看到了杭州宇昌智慧科技的智酷Ai机器人导购,这家公司探索软装新零售的路径,一部机器,可放到小区、商场、超市等多种场所,用来销售墙纸、墙布、窗帘等,全自动定时定款展示,3D快速生成全景图,全天候招揽顾客进店。
新的市场浪潮中,来自软装行业的探索,正源源不断地贡献力量。
这种创新,为终端客户创造新的体验,带动软装消费,同时为经销商们带来新的选择。
这个行业的精彩,正超出传统想像边界。
展会进入新周期,对未来的思考
不可忽视的现象是,数年洗牌后,家居展会的竞争趋于激烈,并进入了新周期,一些展会日渐衰落,一些展会占到了舞台中央,聚焦全国资源。
在新周期里,参展上升为系统营销工程,对展会方与品牌方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展会为核心,搭建起产业链上下游的生态圈,已成为新的发力方向。
这种现象深刻影响软装展,也正是中国软装展(北京)全力以赴求解的战略课题。
援引软装展官微的说法,本届软装展聚合软装品牌力量、网罗行业权威资源、洞见软装未来趋势,从墙纸墙布窗帘领域精准切入,以点带面助力整个软装产业迎接华丽的变革,全方位重新诠释了作为软装行业展会的独特价值。
大材研究的走访发现,根据形势变化,本届软装展正在全力构建展会的生态,从展览资源扩容、精准客商触达、供需对接活动、会议论坛落地、线上线下全渠道推广等角度入手,实现对展商的多角度赋能,同时也为专业观众带来更丰富更有价值的信息与商机。
以精准客商对接为例,此次到场的专业观众群体里,除了经销商外,还有大量的房地产采购商、设计师、酒店民宿采购商、专业买手等群体。

大材研究注意到,此次的精准客商邀约里,出现了多个地方的采购团,来自天津市、河北沧州、山西大同、河北衡水、河北廊坊、河北石家庄、山西朔州、山西太原、河北唐山、河北保定、北京等多个城市,此外,还有沈阳、吉林、山西、青岛等地设计师观展团。
这种高价值客源的组合,对展商品牌的赋能、参展效果的提升,无疑是一次强有力的向上驱动。有足够的专业观众、有足够精准的客源,也就有了未来。
多场会议论坛的落地,搭建起新思潮舞台,带来了前沿的思潮与有价值的经营建议,这种做法同样是展会进入新周期后需要重视的支撑点。
此次中国软装展(北京)给出了答案,面向工厂、经销商、设计师等不同群体的活动连续登场,包括:
2023家居流行趋势发布、2023墙面定制行业趋势峰会暨经销商大会、新媒体运营实操、设计人文先锋论坛、“美设奖”中国室内设计大赛总决赛暨颁奖典礼等。
无论是展商还是进场的观众,都能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与经验。
从中可以感受到,以软装为核心培育繁茂的生态圈,主办方已为此付诸行动。放眼未来,预计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一是供需采购对接、新渠道赋能、设计师选品等落地活动,将进一步增加,整合装修公司、酒店、工程等多种类型的资源,赋能品牌。
二是以中国软装展的名义提供品牌背书,让参展成为一种品牌建设的支撑,也正赢得市场的认可。
不容小视的另一种新变化,则表现为题材的扩大与融合。
以往的软装产业,品类局限于墙纸、墙布、窗帘、墙咔、墙板、装饰画及各类装饰品、灯饰、地毯等。
近年来又有新赛道打开,例如艺术漆、品类融合、整体软装、智能窗帘、床品、抱枕等,都纳入了软装范畴。
体现到展会布局上,更多新的调整或许继续展开,例如按品类进行主题馆的设计,并且实现软装成品、墙面、床品、定制、整家、设计、材料、设备等产业链全题材的覆盖,将是继续努力深耕的方向。

当产业进一步扩大、新模式进一步成熟时,整体软装将大面积单独成馆,重点集结那些多品类发展、提供从设计到全屋软装的品牌。
而设计、定制等赛道,或许有潜力独立门户,这就意味着软装领域的差异化细分将迈向深水区。
一路走来,一路收获。置身于繁忙的人群,满眼看到的是希望与行动。
正如墙纸墙布窗帘软装展CIWFE官微所讲,过去几年,可能每个软装人都曾在波峰与波谷间游走过,而今天我们正在挣脱不可抗力的愤懑,重回正轨再次启程。第33届中国软装展(北京)上,来自五湖四海的软装人齐聚一堂,无疑正是软装行业所释放出的回暖信号。
关于未来,我们对软装行业抱以最大的信心,一切都在向更好的方向进步,带给消费者美好的居住体验,也为各种创新提供肥沃的土壤。
(文章来源:大材研究,侵删)